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百品可护肤品怎么样,以及百品优坊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入选绿色制造名单、布局绿色人居,家居行业掀起“绿色低碳”风潮
在国家工信部近期公示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上,曲美家居、东方雨虹、麒盛科技等多家家居企业榜上有名;在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工作座谈会上,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数据公布,据测算,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累计拉动绿色建材消费超200亿元;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将于3月3日举办“第二届全国绿色家居消费节”,该活动已申请成为商务部2023年全国重点消费促进活动之一。“绿色”成为家居行业热门关键词。
过去半年来,针对绿色、健康、智能家居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 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先后发布。而近年来家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低碳,持续布局绿色人居。
业内专家认为,绿色发展是家居建材领域的必然趋势,一系列活动及政策都为家居企业指明了未来的市场方向,建材与家居行业都要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当好“双碳”战略的急先锋。
家居行业掀起“绿色低碳”风潮
家居行业是“绿色低碳”先锋行业之一。202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显示,2022年3月-12月,将以“绿色建材进万家 美好生活共创建”为主题,选择5个试点地区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鼓励企业、电商、卖场等让利于民,助推绿色消费。
今年2月17日,在2023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工作座谈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22年3月国家6部门首次部署开展以来,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活动的开展有效加快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步伐,绿色建材证书的范围和数量都显著扩大。据测算,2022年绿色建材产品营业收入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累计拉动绿色建材消费超200亿元,其中电商平台销售26.4亿元;累计推动发放绿色建材认证证书3831张,同比增长194.7%。
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2月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其中包括绿色工厂公示名单、绿色设计产品公示名单、绿色工业园区公示名单、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公示名单。在绿色工厂公示名单中,北新建材(天津)有限公司、大厂金隅天坛家具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菲林格尔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索菲亚家居(成都)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选。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公示名单中,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志邦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选。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3月3日,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将举办“第二届全国绿色家居消费节”,该活动已申请成为商务部2023年全国重点消费促进活动之一。本届消费节主题为“绿色智能 乐享盛惠”,将从绿色智能家居行动计划、绿色转型行动计划、数字化赋能行动计划、服务升级行动计划、百城百品行动计划五个方面,通过对绿色家居消费理念、低碳生活、智能生活的推广宣传;推进企业进行绿色产品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绿色工厂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绿色建材与家居合格供应商评价等,最终形成绿色、智能家居产品的消费浪潮,促进优质绿色智能家居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利好政策不断加码、企业持续布局绿色人居
近两年,一系列利好家居行业的政策相继出台。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家居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业内人士认为,行动方案的13条方向给家居产业的核心板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发展路径,对于规范产业未来发展,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2年10月,财政部网站发布了《关于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 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在此前6个城市试点的基础上,自2022年11月起,在北京市朝阳区等48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
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
利好政策不断加码的同时,家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低碳,建立绿色建材生产基地,持续布局绿色人居。
其中,曲美家居以“提质增效、节能降耗、转型升级”为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之一。2018年,曲美家居开始碳排放披露,持续开展碳核查工作,同时申报碳排放量给有关部门,积极植树造林。2021年,曲美家居成立了业内首个“可持续环保新型材料研究中心”。2022年,曲美家居开始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碳中和规划工作。
曲美家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曲美家居制定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制造中心“三废”安全管理制度》《节水节电管理制度》《能源管理手册》等多项环保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能源与环境管理部门,将绿色理念融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等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以保障绿色理念的全面实施与执行。多年坚持工艺驱动创新、绿色助力生产,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弯曲木工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环保标准和专业的检测机制。此外,曲美家居也是全国首家全线产品使用水性漆的家具品牌。
2022年3月,华耐家居与中晶建材联合举办“华晶绿色饰材战略”发布会,华耐家居董事长贾锋称,希望战略合作让用户了解无机绿色环保新材料,推动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在材料领域的创新和实践。2022年4月,东方雨虹宣布计划投资10亿元,在湖南郴州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东方雨虹绿色建材生产基地项目,推进包括但不限于防水卷材、特种砂浆、装配式(加气材料)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项目。
激发绿色消费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业内普遍认为,“绿色低碳”是家居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发展是家居建材领域的必然趋势,相关企业要发展绿色建材,当好“双碳”战略的急先锋。秦占学称,家居行业在绿色环保方面已有长足进步,包括提高了对甲醛的认知度等,“如果把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激发起来,绿色建材家居的市场空间非常庞大。”
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副秘书长谢鑫也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绿色环保还没有普及到整个产业,目前只是一部分先进企业的行为和成果,大量中小、小微企业在这个领域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未来还会淘汰一批落后企业。他认为,目前还未能实现整体家居产品的绿色低碳目标,“单一家居产品绿色环保虽已有成绩,但各类产品组合在一个空间中,实现整体家居空间绿色健康还需要继续努力。”
谢鑫同时指出,企业要真正意识到绿色低碳、环保健康、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家居产业是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之一,对家居行业而言,实现绿色发展责任重大,压力也同样大。但家居产业已不容在该问题上犹豫或心存侥幸,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是未来唯一出路。”
新京报记者 张洁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千种可选千家可买 上海人吃早餐跨入5.0时代
上海人的早餐选择将越来越多样:将推出“菜市场+早餐”、“超市+早餐”、“便利店+早餐”、“白领午餐+早餐”、“社区食堂+早餐”等各类早餐复合业态。市民购买早餐也将越来越便捷:计划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各项目标,累计新(改)建网订柜(店)取门店1000家,累计新增早餐复合门店1000家,共享早餐门店(点)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现早餐工程标识全覆盖,这是日前记者在上海早餐工程推进会上获得的信息。
流动早餐车已陆续亮相
色彩缤纷的盒小马、逸小兔、光明早餐车已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风景线。据市商务委主任华源介绍,上海各区主动和餐车企业对接,确认餐车点位,截至目前共确定72辆流动餐车的78个点位,光明、百联、盒马、中饮巴比等企业的流动餐车,已正式驶入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大型居住社区和地铁站点等早餐薄弱区域开展运营。
网订柜(店)取引领“食”尚,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各区、街(镇)、申通公司等,积极推进盒小马、逸小兔、光明“新零售+早餐服务”,鼓励发展便利店+早餐服务+网订柜(店)取、超市+早餐服务+网订柜(店)取、早餐社区门店+网订柜(店)取。目前,推出19家盒小马、逸小兔、光明BK24等网订柜取门店,一批便利店、超市和早餐门店实现网订店取,近500台智能取餐柜完成布局。
目前,上海已制定《上海推进早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18项具体举措,构建以中央厨房为核心、连锁早餐网点为主体、多种形式为补充的早餐供应体系,推动早餐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组织编制《本市早餐工程网点规划和业态导则》,排摸各区网点及市场需求情况,梳理早餐网点建设任务清单、流动餐车设置任务清单和网订柜(店)取网点建设任务清单,年底将发布规划和导则。
超千种早餐可选择
在由29家早餐企业参加的共享早餐工作专题会上,推进光明、鑫博海等5家核心中央厨房企业与其他早餐门店(点)进行产品对接,汇总了可共享早餐单品超过1000个,已共享早餐单品360个,遍布全家、罗森、良友便利等4000多个门店,共享早餐启动仪式展示成果,还会同光明集团、市商业联合会举办“上海早餐工程共享早餐暨光明千店百品早餐项目启动仪式”,发布共享早餐示范企业6家、示范点155家名单,22家供需双方企业进行了签约,光明、清美等13家企业现场展示了125个可共享早餐套餐。
健康早餐呼之欲出
市民早餐不仅要吃得便利,吃得便宜,还要吃得健康和营养。据悉,在上海推行的《早餐营养优化计划》中,指导企业加大健康早餐的研发与上市。目前,博海、清美、光明等12家企业,已推出针对三高糖尿病患者、老年养生人群、儿童、青少年的208款营养健康套餐。
同时,早餐工程标识度显著提升。
进一步提升“早餐工程”的标识度,制定公布三个“早餐工程”专属LOGO,“hello”图样logo主要用于流动餐车,“厨师帽”图样logo主要用于西点面包坊等西式早餐企业,“面点师和传统早餐四大金刚”图样logo主要用于传统早餐企业、社区门店。截至目前,全市合计已有40家企业、45个品牌的7935个网点张贴logo。其中,25家中央厨房企业门店的张贴率达到85%左右,早餐工程示范门店张贴率达到90%以上,“便利店+早餐服务”企业张贴率达到95%以上。
【相关链接】
百联逸刻:已确认签约50家早餐点
为响应上海市政府提出的早餐工程升级号召,自8月以来,百联逸刻旗下早餐品牌“逸小兔”已全面覆盖上海主城区,累计推出流动餐车16辆,便利早餐店10家。为持续进一步推进上海早餐工程升级建设,据逸刻CEO赵陈斌透露,逸刻将加快拓点速度,完善薄弱区域布点,优化早餐网点布局,进一步破解产业园区、老旧社区的早餐“难题”。截至目前,逸刻已签约27家早餐便利网点,确认和签约23个流动餐车点位。
为扩大早餐服务覆盖范围,逸刻充分考虑白领、学生、社区居民等多个不同群体的需求,依据深入产业园区、写字楼,触达“老、改、小、远”薄弱地区的选址标准,从数百潜在网点中筛选出最佳点位,力求早餐服务半径最大化,打造“在家、在店、在路上”多场景享受新鲜现做早餐的便捷新体验。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市民获得感、满足感,逸刻在多家“逸小兔”早餐网点落地后,通过打造内部标杆门店、标杆餐车,从视觉形象、早餐品类、服务场景等方面优化焕新,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推动“逸小兔”整体品质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据悉,黄兴路店作为“逸小兔”首家标杆早餐店,自8月11日开业至9月30日,累计服务5.7万人次,单日最高服务1480人次,早餐时段销售单数占比超过50%。
虹口区:将地方特色小吃引入早餐
为扎实推进新一轮早餐工程这一民心工程,虹口区践行不断推动早餐供应更便捷、更丰富、更健康,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目前全区共有早餐服务网点1065家,西点面包坊229家,连锁便利店342家。
下一步,虹口将进一步优化本区早餐网点的布局设置,将早餐网点作为社区商业的基础性配套项目,把与早餐服务密切相关的大众化早餐服务、地方特色小吃等列入重点提升发展内容,尤其是聚焦大居及早餐服务薄弱的社区,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强化网点业态布局,方便群众生活。探索“网订柜取”,推行流动餐车等早餐配套服务,并鼓励支持创新,将流动餐车融入夜间经济,促进夜间经济多样化发展;创新发展自助自选、自助取餐、“无接触配送”等服务模式。
长宁区:推动早餐创新探索
粮全其美公司于7月10日起在长宁八八中心启动全市第一辆流动餐车试点,7月28日获得全市首张上海市流动餐车经营公示卡。目前全区2家网订柜取门店和6辆移动餐车点位已确定,其中首家盒小马门店已于8月12日在SkyBridge HQ天会正式开业。
区内首家“便利店+现制现售”早餐门店——便利蜂思创大厦店于9月14日开业,首家推出“便利店现煮面”,首批推出XO酱乌冬面、香辣牛肉酱拌面等7个品种,价格从6元至8.5元不等,还可以混搭关东煮、包子、豆浆等常规早餐,进一步丰富早餐选择。光明BK24安顺路店改造后早餐单品达200个以上,涵盖中西式、干湿点心、冷热多个品类、品种,可提供现场制售馄饨、面条、手抓饼等热食,并设置自提柜和10个就餐座位,满足市民需求。
浦东新区:试点无人驾驶早餐车
目前,浦东新区共有早餐店4200家,2012年至今,累计建设了226家标准化门店、160辆爱心早餐帮帮车,丰富了早餐业态。新一轮早餐主要对标新业态,提升能级,推进百联逸刻、清美、光明、巴比等企业年内建设10家“网订店取”。
考虑到的新开门店选址难、成本高等困难,浦东新区秉承“互联网+”理念,积极探索“线上平台+早餐门店”,年内启动10家早餐门店试点。目前,张江镇已经启动了无人驾驶、无人售卖早餐车试点,11辆车已经上路售卖早餐。
徐汇:推动多元供给
6月以来,确定首批需求点位43个,首批选取优先布局流动餐车点位13个供流动餐车企业选址,目前顺利签约10个点位。
推动多元供给,结合徐汇特点,完善以连锁早餐网点为主体,特色单店、流动餐车、网订柜取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早餐供应体系。拓展运用徐汇区智慧商铺“汇商码”,打造政府管理者、早餐经营者、居民消费者各得所需的应用场景。放宽早餐门店对外宣传形象限制,允许早餐网点在安全、有序、美观的前提下展示个性化门头、标识、宣传设计,审慎包容监管店招店牌。
杨浦区:增加热食类食品制售
杨浦区自2012年起,即以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为支撑,实施标准化门店和帮帮车、移动早餐车定时、定点组织化的经营模式,推进早餐网点布局,全区早餐网点合计达到2027处。
针对区内的相关企业,一方面主动跨前加强开业指导。各街道主动对接早餐工程运营企业,加快流动餐车经营公示卡办理流程和进度,2处点位已获取公示卡并投入运营。
另一方面主动协调给予入驻支持。区市场监管局积极鼓励小型超市、便利店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增加热食类食品制售,丰富早餐供应品种,已相继为盒马、逸小兔等企业完成办理。
宝山:迈好早餐工程的“最先一公里”
宝山注重通过政府实事项目推进早餐工程,5家早餐门店均开门营业。为使早餐工程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宝山结合新形势新特点,制定《上海•宝山早餐地图》,截止目前已确定8个流动餐车点位,7辆流动餐车已选址签约。
为让早餐工程更加扎实推进,宝山充分发挥大调研、“两新”组织建设、网络平台等作用,了解商务“白领”对早餐布点、品质、种类等需求,进而丰富早餐供应品质、提升需求客户满意度。此外,区商务委努力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全程跟进、积极协调解决早餐工程中的各种问题。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