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吃不胖天团去快餐店的理由有且只有薯条,大概有 80% 的香气是从油锅里冒出的,谁家的薯条好吃永远能引起争议。为了终结这个话题,我们决定自己动手,实验了 7 种方法,6 种形状,一共用掉 10 斤土豆,13 升油,终于找出了最好吃的那根!现在,把这篇严肃的薯条研究报告献给你!
1
实验目标
哪种方法炸出来的薯条更好吃?
2
实验背景
首先搜索炸薯条都有哪些做法。
2.1
在英文厨艺界,炸薯条最普通的做法就是「二次烹炸」,第一遍用低温炸熟,第二遍用高温,形成酥脆的外皮。这种做法的群众基础特别广泛,以至于在 MasterChef(美国厨艺比赛真人秀)中会经常出现「限时 20 分钟炸好一盘薯条」这样的单元。
薯条计时赛
2.2
而在中文互联网上,最常见的炸薯条菜谱是「先煮后冻再炸」,不管是知乎提问「自己在家做薯条怎么做比较好吃」下面的几十个答案,还是下厨房上的绝大部分炸薯条菜谱,都告诉大家要先过水煮一遍,然后晾干冷冻,最后过一遍油。
2.3
英文资料中有不少关于「完美薯条」的研究,例如 BBC 曾有文章介绍使用超声波、真空甚至多倍重力环境来改善薯条的口感,但这些方法都不是家庭环境中能实现的。
来源于 BBC 网站 《完美的炸薯條背後的科學原理》
而国内著名的「艾格吃饱了」老师则提出了一种在家里可行的完美薯条方法,步骤为「煮熟-晾干-油炸-冷冻-再油炸」,虽然繁琐,却是来自 MIT 的学霸的研究成果,并且号称是「65 亿根薯条中最好吃的那根」。
来源于公众号「艾格吃饱了」
2.4
在国内,还有一种神秘的都市传说,声称「麦当劳肯德基家的薯条都不是用整个土豆做的,而是土豆泥再加工后炸的」。尽管在百度知道、贴吧等地方好几次看到过这样的传说,但却没有找到具体的菜谱。我们并不在意 M 家 K 家是不是用整个土豆做薯条,但我们想知道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薯条会更好吃吗?
来源于百度
2.5
而在另一批人眼中,使用油锅炸的薯条每一根都带着原罪:油=热量=不健康=发胖,因此就有了烤箱版炸薯条。使用少量油,不需要忍受烟熏火燎,就可以吃上无负罪感的薯条了,听起来非常诱人。烤出来的薯条相比炸薯条或许更健康,但是会影响口感吗?
2.6
比烤箱薯条更进一步的,是高科技产品——空气炸锅。听说它可以不用一滴油就炸鸡翅,也可以用很少的油来炸薯条,这样做出来的薯条风味如何?可以代替传统炸薯条吗?
2.7
最后的最后,懒人之选:超市直接买到的半成品冷冻薯条。无需解冻,只要油炸一遍就可以吃。不说啥了,这个就当作对照组吧。
3
实验准备
在敲定了 7 种不同的炸薯条方法之后,我们需要控制其他变量,来排除干扰,让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3.1
土豆的选择
土豆是面是脆,对成品的影响是巨大的。BBC 的建议是褐土豆(Russet potato),表皮颜色深,有比较多的麻点,淀粉含量高,密度大,在国内的对应品种应该是面土豆。我们购买了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土豆,大小也一致,跟手掌差不多大。
对于半成品薯条,我们购买的是「轶凡牌美式大薯条」。
3.2
油的选择
有人说使用花生油炸的薯条会有更明显的香味,还有人说用鸭油、牛油等动物油脂炸的薯条会让你从此再也不愿吃普通薯条。但我们这次不研究油对于薯条的影响,因此选用的是气味较轻也最为常见的大豆油(其实也是因为最便宜)。
3.3
薯条的尺寸
粗薯条细薯条各有拥趸,口感和味道也有明显不同,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要避免尺寸对成品的影响。为了做到尺寸上的完全统一,我们特意购置了切薯条机一台,可以做到彻底、完全、让处女座都满意的一致效果。
切出的薯条为正方形柱体,宽度为 6.4mm。
3.4
调味的影响
薯条上撒多少盐,蘸番茄酱还是蛋黄酱,甚至出锅多久时间后吃,这些都能影响对薯条的评判。本次实验中将薯条和盐、番茄酱分开,由评测人员自行添加,避免了调味的影响。同时要求每份薯条都在出锅 5 分钟内品尝完毕,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薯条的初始状态。
3.5
另外我们还准备了:探针式温度计、计时器。
油锅统一使用 24cm 中式炒锅,每次使用 900mL 油,每批炸 1 个土豆。除了 4 号方法外,土豆全都不削皮(不要问我为什么不削皮,梁静茹老师回答你)。
梁静茹给自己勇气 做土豆从来不削皮
4
实验过程
4.1
一号薯条,采用「直接法」炸成
新鲜土豆切条后,直接在 175℃ 热油中炸 3 分钟,捞出后在厨房纸上铺开,晾凉。然后油锅加热至 200℃,炸 2 分钟,捞出即可。
一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好香!表皮脆得比较恰当,内里酥软,土豆香味重,有自然的回甘,香气在办公室里好明显。掰开后里面有空心,但吃起来不明显。
4.2
二号薯条,方法来自下厨房排名第一的菜谱,取名「下厨房法」
土豆切条后马上泡水,然后放入滚水中煮 2-3 分钟至熟。捞出后,铺开晾干(我们直接用电风扇对着吹了一小时),进冰箱冷冻室。第二天取出,不解冻,直接在 180℃ 油锅里炸至淡黄色(大约 3 分钟左右)。
二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比一号外皮要脆一点,但是内部不够面,甚至有空心。整体吃起来缺少土豆的味道,没有薯感。
4.3
三号薯条,来自艾格吃饱了,取名「艾格法」
土豆切条,泡水半小时,并冲洗干净表面的粘液。一升水中加入两勺白醋,两勺盐,放入薯条,煮沸后再煮 3 分钟。捞出后沥水,晾干(同样也是电风扇吹了一小时)。油锅加热至 180℃,薯条精确炸 50 秒,捞出,铺开,进冰箱冷冻室。第二天取出,再用 180℃ 炸 3 分钟。
三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好脆,比前两个都脆,而且真正做到了外皮酥脆内里绵软,稍微放一会儿也不会觉得浮油严重,但是……没有土豆的香味。
4.4
四号薯条,来自坊间的传说,「土豆泥法」
土豆削皮,滚水中煮 15 分钟至熟,捞出沥干(电风扇万岁)。用勺背压成土豆泥,并用手指将其中的小块捏碎,得到细腻的土豆泥。将土豆泥放在两张油纸之间,用擀面杖均匀擀开。
用机器切下来的薯条作为辅助,将土豆泥擀成 6.4mm 的薄片,放入冰箱冷冻。第二天取出,略回温 3 分钟左右,用刀切成 6.4mm 宽的细条,用 180℃ 炸 3 分钟。
但是……一下锅,切得好好的薯条就变成了碎块块,里面的土豆纷纷翻出来,变成了空心脆。唉,都市传说还是不能信啊。
四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这是什么?油炸毛毛虫吗?吃起来很脆,没有任何软心,像吃了一坨油,噫。
4.5
五号薯条,「烤箱法」
烤箱预热 200℃,取一张油纸铺在烤盘上,并刷薄薄一层油。生薯条铺在烤盘上,用刷子再轻轻刷一层油在薯条上,放入烤箱中层,烤 10 分钟。取出烤盘,用筷子帮助将薯条翻面(这一步非常考验耐心)。
再烤 10 分钟,就可以吃了。
五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薯条不够硬,长一点的甚至会弯掉。它的外皮完全不脆,很干,干到很有咬劲,内里有点半流质的感觉。而且没有油脂香,令人提不起兴致。
4.6
六号薯条,「空气炸锅法」
空气炸锅预热 180℃。生薯条放进一个保鲜袋内,往里放一勺油,捏住封口处,使劲摇摇摇,让油均匀沾在薯条上。然后放入空气炸锅内,先炸 5 分钟,然后取出,用筷子将薯条翻一翻,防止粘在一起。再炸 5 分钟,再翻一翻。最后炸 10 分钟,就可以吃了。
六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看起来就很干,吃起来也很干,脆过头的那种干。蘸完番茄酱后薯条已经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与尊严,这已经不是薯条了,是土豆干。但是吃起来就有一种自己变健康了的错觉(???)。
4.7
七号薯条,「买的薯条法」
根据买的薯条外包装上的说明,不解冻,直接放入 180℃ 油锅内炸 4 分钟即可。
七号薯条
吃不胖天团感受
脆、酥,猛一吃有点惊艳,但后来就觉得有点寡淡,比起其它几种,缺少了土豆味。属于平常会觉得不好不坏的存在,是在外面快餐店吃到的那种标准化流水线感。
5
实验结果
所有薯条都吃完后,整个天团对一号、三号、七号薯条的印象颇佳。
从左到右为一至七号薯条
一张表总结如下
结论就是
如果你偏爱脆脆的口感,对土豆的香味
要求不高,并且有时间来制作复杂料理
艾格法
如果你对土豆的香味情有独钟,对于
脆度要求不高,或者你没有那么多时间
直接法
对香味 / 脆度都没有极端的要求,
或者你的时间特别紧,或者连
土豆都不会切,或者你就是懒
买半成品薯条吧
6
关于结果的思考
评测完毕后,一号和三号谁最好吃,大家没有达成一致。
一号的「土豆香味」最浓,应该是因为它使用的土豆切开后就直接下锅炸了,而三号需要先过水洗净。
土豆切开后,切面上会分泌出一些液体,这些「土豆汁」在高温下与油脂进行了反应,产生了跟平时煎土豆一样的特殊香味,所以一号的土豆香味格外浓厚。
而三号有晾干的步骤,切面上的粘液会让薯条很容易粘在盘子上,或者互相粘在一起。所以为了工艺上的方便清洗了粘液,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薯味。
三号的酥脆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冷冻有很大的作用。在正常的油炸过程中,薯条外部与油接触,形成了较硬的外壳,内部的水分会形成水蒸气跑出去。
薯条没有冷冻的话,水蒸气的力量会把土豆内部的组织顶开形成裂痕,炸制的时候裂痕会像火山喷发一样不规则,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空心的情况。
薯条冷冻的时候,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同样也会把内部组织顶开,不同的是冷冻过程中水分是均匀分布在土豆细胞内的,因此形成的裂痕会细小而均匀,所以在炸的过程中水蒸气就能以更高的效率散出去,让外壳更加酥脆。
在「炸薯条」的大对决中,我们比较了薯条的七种做法,从中选出了我们认为最好吃的那种。
然而,上次的薯条统一使用的是宽度 6.4mm 的细薯条(也就是快餐店和超市冷柜中的常见规格),这让有些同学非常不满,纷纷表示要为粗薯条打 call。所以,我们马不停蹄又进行了下一轮的实验:
薯条的尺寸与形状研究!
实验准备依然与上次类似,采用同一批次同一品种同样大小的新鲜土豆,采用普通的某牌大豆油,中式炒锅和温度计。
在做法上我们选择了炸薯条研究中的优胜者——「直接法」。
(再来看看「直接法」的步骤)
直接法
不需要水煮、冷冻等步骤,直接下锅。第一遍使用 175℃ 炸 3-6 分钟至熟,第二遍使用 200℃ 炸 1-2 分钟至脆。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同样优秀的艾格法呢?主要是做起来实在太麻烦了……
在尺寸和形状的选择上,我们分成了「直薯条」和「花纹薯条」两类。我们买的切薯条机配有三种不同规格的刀片,正好可以切出细、中、粗三种尺寸的薯条。另外还购买了一把「狼牙土豆」刀,可以切出波浪形的花纹来。
实 验 一
远近高低各不同,直薯条粗细大对决
通过不同的刀头,我们切出了三种粗细的薯条。精确测量后显示,细薯条为 6.4mm 宽,中薯条为 9.6mm 宽,粗薯条为 12.6mm 宽。
6.4mm 宽的细薯条
9.6mm 宽的中薯条
12.6mm 宽的粗薯条
ps:薯条机其实挺好用的,能确保切出来的尺寸完全一致,唯一的不足就是需要的力气比较大。
不过薯条越粗,切起来居然越省力,切粗薯条有种谈笑间灰飞烟灭的轻松感;最细的薯条切起来有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感觉。
复习一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仙女
这两次实验我们一共使用了十斤土豆,要是手切的话我就要哭死了……
薯条的大小不同,第一遍炸熟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细薯条我们炸了 3 分钟,中薯条 4 分钟,粗薯条 5.5 分钟。第二遍高温炸脆统一为 2 分钟。
那么哪种粗细的薯条最好吃呢?我本以为答案会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没想到天团妹子们特别统一地回答:中号!
细薯条在脆度之下有点空虚感,刚咬下去里面就没了的感觉;粗薯条又太过瓷实,吃到中间的部分像在啃粗粮主食;中号薯条完美地平衡了外壳的酥脆与内里的绵软,成为了大家的最爱。
实验结果
在直薯条的世界里,
中号薯条(约 1cm 宽)完美胜出!
实验二
花纹薯条各有千秋,奇葩形状大对决
波浪形的刀片在淘宝上被直接称为「狼牙土豆刀」,所以第一种就切成传统的狼牙土豆形状吧。
跟平整的直薯条相比,波浪形的表面就意味着跟土豆和油的接触面积变大,那么土豆炸过后特有的香味也会更浓郁。至于尺寸,因为是手切所以不用特别精确,稍微切粗一点也没关系,切细一点猛一看会有点像「浪味仙」哈哈。
(因为十斤土豆都被我们吃完了
所以临时用萝卜来代替演示)
狼牙土豆
第二种花纹是呼声很高的「薯格」,在咖啡店或者简餐店里会比较常见。薯格也可以直接用波浪刀切出来,要领就是每切一刀要转 90 度。
薯格
第三种花纹来自一位天团成员,在一家不知名的咖啡馆里吃到过一种叫「薯棱」的形状,截面像个箭头➤一样,要义就是中间厚两端薄,那样炸出来之后薄的地方会格外地脆。在比划半天之后我们用刀一条条地削出了一盘箭头状的薯条,过程就不赘述了,手酸。
薯棱
那么,这三种奇葩形状的薯条,炸出来之后哪种最好吃呢?
答案依然非常统一:狼牙形。
薯格输在了太薄太脆,吃起来甚至像薯片一样(可能是我们的刀的花纹不够深导致切得太薄)。
而薯棱,在炸完之后确实能看到清晰的两条「棱」,但吃起来嘛,依然是脆占了上风,内里则是一片空虚(反省,可能是我们没有理解到位,手工此刻难敌流水线上的机器了)。
只有狼牙土豆,达成了微妙的平衡感,在本次对决中胜出。
终极问题
如果在中号直薯条和狼牙土豆
里面选一个,谁会胜出?
天团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这回真的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你呢?
文:maoz
图:盖子
设计:乔治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机器人餐厅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而这也让炒菜机器人这类新型的厨房工具关注度暴涨,感叹高科技的同时,也引起了消费者的热议,那就是炒菜机器人到底有必要吗?在某乎上,类似这样的问题很多,喜欢做饭的人能接受炒菜机吗?市面上炒菜机的缺点有哪些等等!
最近我也入手了一款类似这样功能的机器:苏泊尔小C主厨机家用自动炒菜机,这款主厨料理机的表现如何,体验下来感觉已经超出了炒菜机的范畴,一起看看
一锅四盖,大厨定制,不仅仅是炒菜机
其实很多人多自动炒菜机有一个误区,认为只需将食材放入锅内,开启开关就可以等着美食出锅了,然而并非如此,烹饪前的准备你还是得有的;食材选择、清洗、切盘等等,而炒菜机则是引导消费者将食材根据步骤,数量等等一步步进行操作。这一点就像很多的智能家居电器一样,比如洗碗机,你让洗碗机自动清洗之前总得将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吧!
而我入手苏泊尔小C主厨机其实也是有多重原因的!
如前文所述,第一,进菜市场就不知道买什么菜,会炒的就那几样儿,每天的菜肴都已经吃腻了!
第二,同样的食材,自己烧跟外面饭馆儿吃的就是不一样,总是掌握不了火候,有时候导致食材浪费,即便是烧熟了,实际入口那味道也是如同嚼蜡!简单地说,只是烧熟而已!
第三,我们的美食大部分是重油烹饪,自然也会产生油烟,而炒菜机产生的油烟更少,自然能够让家居环境更为洁净!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每餐都能够吃上与外面大厨做的同款美食,这才是重点!
闲话不说,就先看看苏泊尔小C主厨机以及配件吧!
毕竟是苏泊尔小C主厨机,配件很多,以至于它的外包装体积很大,配件与主机分开包装的!
看一看全家福!除了锅体之外,苏泊尔小C主厨有4大锅盖,分别是透明盖、蒸笼、烘烤盖以及压力盖,而这也意味着它不仅仅能够炒菜,还可以作为炖汤锅、蒸煮锅、空气炸锅使用,一机多用,这样的设计确实极大满足了我的烹饪需求!想吃炸鸡薯条,用烘烤盖;想喝汤了,上压力盖!
苏泊尔小C主厨机的造型跟压力锅,电饭煲,空气炸锅都不太一样,前方有一个突出的屏幕,通过屏幕可以进行联网操作,可以选择内置的菜谱,根据菜谱一步步进行烹饪操作,让你走上cook巅峰。
这个大厨定制的“海量菜谱”是这款机器的一大特色,看了下,机器里面涵盖了中西菜肴,蒸煮炒炖烤等等不同的目录,不同的品类的菜谱足足有八百多道,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操作;同时,苏泊尔APP中每天也都有新品菜肴的教程,你要做的只需要将菜谱传到苏泊尔小C主厨机,就可以通过屏幕操作了;不管你是南方人北方人,重口味还是喜欢清淡,都能够找到满足你全家口味的菜谱,实在是太方便了。
而在操作方面,因为这些菜谱就是针对这款机器开发设计,也就是说,你只需要跟着步骤就可以烹饪出可口的菜肴,这一点实测与自己度娘菜谱,然后自己折腾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很多。
入手实操,一步步引导,新手也能做大菜
新机入手,耐不住兴奋,这段时间跟着大厨的节奏断断续续做了一些菜肴,直接的感受就是轻松简单,色香味俱全啊,家人都很喜欢这样的感觉,饭也吃的更多了,费钱啊!
炸薯条(烘烤盖)
薯条这玩意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喜欢吃,酥酥的,软软的,配上番茄酱,那是一绝。此前自己用烤箱也做过薯条,不过,很显然不是很成功!
试试苏泊尔小C主厨机,进入主菜单选择炸薯条这款菜肴,我们只需在屏幕上根据步骤,一步一步操作,就能够烤出媲美KFC麦当劳的薯条。在制作的过程中,建议选择大土豆,烤出的薯条更有感觉,吃的也过瘾,同时根据土豆条的大小,你可以自己控制烧烤的时间,焦一点,嫩一点都行!
油焖大虾(玻璃盖)
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富含锌、碘和硒,每周我都会买一些给孩子打打牙祭,大部分的情况下选择的烹饪方式是非常省事的水煮,当然,对于这样清淡的水煮虾,孩子其实并不喜欢吃!
那么就试试苏泊尔小C主厨机,来一份油焖大虾!看了看主厨机详细的视频和文字内容,根据内容进行配料!然后根据菜谱的步骤,准备好虾、大蒜、生姜等等调料;根据屏幕的显示一步一步进行放料操作,很快一份香喷喷诱人的油焖大虾,尝一口很入味,并且虾壳挺脆,香!
值得一提的是,苏泊尔小C主厨机具有实时清零称重的功能,比如先放入多少克的虾,然后清零,继续放多少克的配料,能够做到不多不少刚刚好!这样就可以避免烹饪时配料多了味太重太咸,少了不入味等等情况的发生,这一点值得称赞!
清蒸鲈鱼(蒸盘)
我们家吃的荤菜不多,平时每天基本是肥瘦相间的肉类搭配一些素材,除此,每周会有两到三次的鱼类,一次左右的虾类,偶尔的红烧肉类进行搭配。而在红烧鱼类的时候基本都是将鱼剁成两半,主要是没有那么大的锅进行操作,那么有了苏泊尔小C主厨机的长长的蒸盘,就可以蒸整条鱼了,非常方便!
清蒸鲈鱼的成品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食欲呢?如果洒上葱花,那么就更加出众了,可惜我们家有多人不喜欢吃葱,只好作罢!
红枣银耳莲子羮(压力盖)
红枣银耳莲子羮,这个夏季必备的消暑食品,大部分的情况下我是用高压锅来煮,但高压锅煮出来的银耳还是比较偏硬,羹偏清寡,只能再次放在炖锅里小火继续炖,两步操作费事。
试着选择苏泊尔小C主厨机制作红枣银耳莲子羮。方法比较简单,发开的银耳、红枣、莲子、冰糖加入锅内,称重放入适量的水,即可开启你的炖银耳莲子羮之旅,时间基本是1个小时!当然,这道红枣银耳莲子羮你也可以使用玻璃盖,不过时间要长一些。
口感方面,由于苏泊尔小C主厨机的压力炖不同与简单的高压锅,使得银耳入口滑软,莲子软烂而不硬,比起高压锅直接压要好很多。另外这个压力盖也很适合日常的炖肉,比如做红烧肉的时候更加入味。
新疆切糕(烘烤盖+玻璃盖)
前几年,路边上的新疆切糕很诱人,不过这玩意确实很贵并且份量十足,一小块就可以干你百大洋,这也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或者直接入坑!不过,近些年,路边推车卖的切糕也很少见了。说实话,我也没吃过这东西,怕入坑。
翻看苏泊尔小C主厨机菜谱时,发现自己做也很简单,而且配料即使超市没有,网购也很方便,试着用苏泊尔小C主厨机跟着做了一小块!解解馋。
这是我做的新疆切糕成品,大家觉得卖相如何!我觉得还可以,吃起来也行。另外,这种美食的配料特别是糖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填减,更符合你的胃口。
用了多天的苏泊尔小C主厨料理机,最大的感受就是烧菜变简单了,成品也达到了色香味俱全的境界,孩子饭量明显增强,这一点是我没想到的。
菜谱更新快,你需要的都有
苏泊尔小C主厨料理机的优点就是内置了天南地北各大菜系签约主厨的各种菜谱,满足了南方、北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而这些菜品每天都有增加,APP中看到喜欢的直接添加到小C主厨机即可;
一锅四盖,这样的烹饪模式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炒菜、煲汤、烘烤甚至煲粥都可以用它来搞定;而且它的压力盖我觉得非常不错,肉类炖的很烂,汤类也很浓,味正啊!总之挺顺手的。
清洗方面,内锅采用的是304不锈钢材质,没有涂层之类的安全饮食担心,苏泊尔小C主厨机支持自清洁,不过我还是喜欢烹饪完之后自己清洗,一般的油渍之类,抹布轻抹即可,遇到顽固的污渍,比如制作新疆切糕的时候,麦芽糖这类需要慢慢清洗!
好了,苏泊尔小C主厨料理机一些简单体验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疑问、对炒菜机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