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泥现象在任何大牌的化妆品、护肤品都会出现的。一旦遇到搓泥的产品,很多人的做法都是直接放弃不用,或认为是不吸收的表现,其实不然哦,至于为什么,且看我慢慢讲来!
什么是搓泥
准确的描述:护肤品涂抹的过程中出现了“泥”状的物质,一般呈现粉末、脱屑、条形或是一粒一粒的,皮肤越干的情况下,搓泥越严重,甚至整张脸都会浮出这种泥状物质,我们称之为“搓泥现象”。
为什么会搓泥?
当表皮层的滋润度与油脂不足时,保养品的吸收渗透速度会降低,其中保养品当中的高分子胶在反覆的按摩当中与老废松动的角质或产品所含的金属矿物离子结合形成了碎屑。经过反覆按摩混合,搓泥现象也就这样出现了。
有几种情况会导致这种现象
1
首先要考虑一下皮肤因素
➤皮肤干燥
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体会,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缺水时,角质层会有很多的老死角质,细胞在分裂向表皮层推进时,水分匮乏中途就干瘪死亡,无法自然脱皮。当使用乳液、面霜时,不容易吸收,涂抹的过程中,面霜包裹着老死角质细胞,出现搓泥的现象。
解决建议::补水,补水,补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是所有护肤关键的一点,一定要给自己的脸部皮肤进行充足的补水,改善皮肤干燥,同时选择滋润保湿的乳液、面霜,做好保湿锁水工作。
➤皮肤吸收弱
皮肤干燥时,微循环吸收代谢功能减弱,同时如果皮肤在过敏期间也会使得吸收功能减弱。护肤品无法吸收,堆积停留在肌肤表层,涂抹过程中就会出现搓泥现象。
解决建议:增加吸收的方式,可以按摩、刮痧、使用促渗仪器(如:黄金棒)另外,熬夜会使皮肤新陈代谢变缓,吸收能力减弱,切记!
➤角质过厚
这种情况一般油皮偏多,新陈代谢的角质死细胞粘附表皮,不及时清理干净,会造成皮肤吸收不畅,出现搓泥现象。
角质层是什么?✨
▲角质层是皮肤细胞上移产生的10层左右的死细胞。
为什么夏天更容易搓泥✨
夏天天气炎热,妹子们新陈代谢加快,出油量明显增大。
简单说就是皮肤产生的老废细胞太多了,常规的清洁已经不能满足肌肤的需求了。所以更需要去角质产品来清洁皮肤表面的老废角质,来防止搓泥的现象。
解决建议:对于油皮来说,适当的去角质很有必要,但不能过度。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去角质产品。
建议使用频率:
较油的皮肤夏季建议一周一次。
干性皮肤和敏感皮肤建议二到四周一次。
2
其次是护肤品因素
➤分子量大小
产品分子结构越小皮肤越容易吸收,产品分子结构大吸收越难,含有高分子聚合物的成分很容易搓泥。
解决建议:更换适合的产品,舍不得丢弃的小仙女,可以在涂抹之后用温毛巾湿敷增加吸收。
◆ ◆ ◆ ◆ ◆
➤增稠剂
为了增加使用感,护肤品中添加了增稠剂,产品变的粘稠,视觉上看起来高大上,使用时会出现“自搓泥”和“交叉搓泥”两种情况。凝胶类、大分子玻尿酸等产品最有可能会产生搓泥现象。
而这类增稠剂因为分子比较大,既不能被皮肤吸收,有些还不能友好的依附在皮肤上,不能乖乖的待在皮肤表面。等水分蒸发掉了,就会产生【絮状沉淀】,也就是【搓泥】。
除了增稠剂和大分子聚合物之外,还有我们非常热爱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大分子保湿剂也有爱搓泥的特点,原因和上面的类似。
所以:搓泥,只是产生的护肤品的絮状沉淀,不是营养的一些物质也不是我们自己的角质。
解决建议:首先妹纸们不用恐慌,含有增稠剂并不会对皮肤产生多大的伤害,只是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精华液浓就是好)而已。使用时可以用爽肤水进行稀释,然后少量使用,可以减少搓泥。
◆ ◆ ◆ ◆ ◆
➤防晒霜
如果已经定期清理角质,却还是出现搓泥的现象,就有可能是产品本身容易搓泥了。
防晒霜在涂抹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层防护膜,还没有形成膜之前急着使用BB霜、粉底时就会搓泥,因为防晒、隔离霜中通常含有钛白粉或者二氧化钛水溶液,这和油不太相容,易错就很容易形成“泥”或者白屑。(物理防晒中的防晒粒子,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都是白色的粉末,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堆面粉。面粉混上一点油或者水,再那么一搓… 用脚趾想都会知道,不搓泥才有鬼了…)
有些防晒,尤其是化学防晒,为了照顾使用感,会加一些高分子胶,也会产生搓泥的现象。想想你小时候玩胶水搓的泥条就明白了。
解决建议:正确使用防晒霜。使用防晒霜后停留5分钟再上妆,可以减少搓泥的现象。
正确使用方法
点涂、轻拍、不要搓!
涂抹的手法不对,会让那些本来就容易搓泥的防晒雪上加霜。
举起你们的小爪爪让我看到,有多少小仙女是像涂面霜一样涂防晒的?
如果你从不搓泥,那你这么涂防晒其实也无所谓。但如果你这么涂防晒又搓泥搓成狗,还怨防晒霜不好用,那防晒霜真的表示,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防晒原理✨
防晒霜之所以能防晒,其实就是因为它在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晒膜,膜中的防晒剂或反射、或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来达到防晒的目的。
✨搓泥会削弱防晒霜的防护力✨
更悲剧的是,涂抹防晒的时候来回搓脸会不仅破坏已经成膜完毕的部分防护网,产生搓泥的现象,更会把未成膜的防晒都搓到皮肤沟壑处。
因为人的皮肤都不是完全平滑的,都会有很多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 但理想状态下,蓝色的防晒膜应均匀的覆盖在皮肤表面。
来回搓脸的话,防晒霜大都搓到皮肤低洼的位置来填补凹陷,皮肤凸起处的防晒霜就会很薄,防护作用也大大降低了。
正确涂抹防晒的手法✨
先将防晒点涂在脸上,然后用指腹轻拍
▲正确涂抹防晒的姿势
▲正确涂抹防晒的姿势
◆ ◆ ◆ ◆ ◆
➤产品不兼容
底妆、防晒与保养品不兼容。产品都没问题,但混合在一起使用就出现了问题,比如芦荟胶和粉底混合、含果酸水杨酸等的产品与粉底混合,分分钟搓泥。
常见的搓泥CP就是:
① 增稠剂聚合物(卡波姆、黄原胶、玻尿酸等)+ 粉状物(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硅粉、氢氧化铝、氧化锌等)
② 凝胶或精华液里高分子物质和增稠剂过多,与粉底或是防晒乳等含二氧化钛、氧化锌等金属离子成分絮凝,产生“泥巴”。
③ 含有过多“硅油”(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等)的产品“滑感透感”都很好,但是往往会和油脂丰富的产品不相容,产生“泥巴”。
④ 含果酸、水杨酸等的产品,与隔离乳等带有氧化锌成分的产品,也易产生“泥巴”。
解决建议:将一些保养品放在晚上使用,特别是容易搓泥的凝胶或精华液,例如含水杨酸的祛痘凝胶,建议晚间使用。
易导致「搓泥」的情况
先说一个大家都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或者说是误区,认为前一步的护肤品要完全“吸收”后(实际上是水分挥发),再涂下一层产品。
其实这种涂抹方式是最最最容易搓泥的,第一个产品已经成膜了,后一个在前一个产品上无法顺利的铺展开,稍微一用力或者揉搓一多立马把两层产品一起带起来“搓面条”。
产品无法顺利铺展开导致搓泥的情况还有两种,一种是产品用的太少,涂的时候延展困难,摩擦力也会加大,容易搓出泥。
另一种就是局部点涂的产品太多,产品又属于不是很好推开的那种,最后都堆在一起,又不好挥发干燥,最后自己跟自己抱团打架,变身“搓泥浴宝”。
还有手法问题导致搓泥的,一是面对“风干”特别快的产品,有时候下手太慢也搓,人家都干了你还没铺好它就搓,对于这种产品要记住“唯快不破”,同方向速涂,不要来回涂抹,争取一遍搞定是最保险的。
还有一种就是产品涂匀后喜欢一直按摩的,还比较用力,这种估计一半多产品都能被搓出点泥。
对于本来就比较易搓泥的产品,上脸后就不要再去摸了,好不容易推匀,成膜干燥后你随便一摸就可能又是一层泥条。
除了手法问题,高分子胶类的产品大多数都是有着高搓泥风险的,后续再接一个高分子胶的产品(啫喱+啫喱)或者粉体比较多的产品(啫喱+某些防晒/粉底),不搓泥的机会几乎为零。
碰上这种组合的可以直接放弃了,直接分开使用吧,手法再好也很难做到不搓泥。
p.s.别的产品无所谓,但防晒搓泥的话一定要弄干净重新涂,即便是防晒没搓,后续上粉底搓了也是一样的,必要的情况就得洗了重新涂。
避免「搓泥」
前一层产品未完全干透的时候上第二层(不适用于防晒,会影响防晒成膜);
要避免沉淀物产生,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等每道护肤品都吸收后,再进行下个保养或上妆步骤。“液体”状的护肤品最好等待20~30秒,“膏状”护肤品最好等1~2分钟再涂下一层。
前一层产品选用比较“水”的产品,比较水薄的或者水润的都可以,就是不要选比较啫喱,比较“胶”的;
养成定期去角质的习惯。
防晒前的产品油润一点比干爽的情况,搓泥几率小一些;
防晒后给一定的时间让防晒挥发成膜,然后再手法轻柔的上底妆产品;
面膜,主要是是片状面膜,洗净后再上护肤品才不容易搓泥,用后直接用护肤品极大概率都会搓泥;
涂抹产品时,尽量同方向快速抹匀,不要来回涂抹,或者尝试下轻拍手法(不适用于防晒,不利于防晒均匀成膜)。
Q:在挑选和搭配使用护肤品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能尽量避免搓泥?
答:按下列四项保养原则检视你的保养步骤,可以大大降低搓泥机率。
1/ 肌肤定期去角质保养。适当的去角质护理一方面维持角质层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老废角质造成的搓泥现象。
2/ 保养或上妆前肌肤补水的动作要确实,当角质层水份足够时,产品的吸收力会增加,也可以降低分子胶搓泥的机率。
3/ 避免高分子胶的浓度偏高的产品与金属矿物含量高的产品(物理性防晒、粉底、彩妆)混用。
4/ 利用海绵或是美妆蛋以点压的方式协助后续的防晒、隔离以及底妆。
Q:很多时候,涂抹粉底之后,搓泥也很明显,粉底完全都被“搓”下来了。这种时候,要如何上底妆?
答: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急救:
step1:用保湿喷雾在肌肤上喷上薄薄的一层喷雾;
step2:利用纸巾轻压在肌肤上吸取多馀的水份以及不自然的底妆;
step3:再喷上一层保湿喷雾,以按压的方式轻压肌肤,让肌肤吸收水份;
step4:利用海绵或是美妆蛋补上防晒(或是具有防晒效果的隔离霜);
step5:利用海绵或美妆蛋以点压的方式上粉底;
step6:完成后续上妆动作。
来源:壹读(ID:yiduiread)
作者: 彤 子
不少南方人嘲笑北方人不天天洗澡之后,北方人也换以颜色:“洗澡这种事,重质不重量啊!”
在这个寒风凛冽的暖冬里,湘图君想问问咱可爱的童鞋们:咱们洗澡的“量”如何呀?
常言道:林子大了,多久洗一次澡的鸟都有。
向左滑刷三观
网友们震惊之余纷纷晒出自己的洗澡频率,然后……
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这么热爱挑事,啥事都能在网上以南北阵营站队打一架,谁让咱键盘侠多呢?
关于洗澡的南北之争
▼
论起洗澡,南北之间首先是关于频次之争,大部分的南方宝宝表示:“在这个没有暖气,屋子里面比室外还寒冷的世界里,我的命就是洗澡水给的!”
So~天天洗澡才能续命!
然而,出门“穿貂”进屋露腰的北方小朋友表示:天天洗?你们皮肤受不受得了?……
以及累不累?南方同学懵了,洗澡?累?
洗澡不就是站在水底下冲吗?
唉……各位南方宝宝有所不知,北方(尤其东北)洗澡有一种“大全套”,包括:搓泥、打奶、桑拿……根据价格不同,服务也项目不同。
其中搓泥步骤是被搓者躺在一个台子上,搓澡师傅对其上下其手一顿猛搓,效果图如下:
把手里的东西换成搓澡巾
打奶是什么意思?别误会!打奶就是拿一袋牛奶(也可以是红酒或者别的)往自己身上各种抹。当然也有壕直接泡牛奶浴的。
在他们(尤其东北人)眼里,这种大全套才配叫洗澡……
所以,北方网友才担心天天洗澡,皮受不了……也有南方宝宝表示:“我们天天洗澡,不用搓泥。”
个人认为,得分人!如果你在工地上班,从事重体力劳动,天天搓泥不是梦!那么……
洗澡搓出来的泥是什么泥?
▼
有些人不在工地干重体力活也能天天产泥,这些泥不是地上的泥,它们主要由油脂、皮屑、灰尘、汗构成。
当然,也有些人觉得洗澡就是冲掉身上的浮土,少数人确实不吸土,但我个人认为多数人还是吸土的,因为正常人类身上会自发分泌油脂。
油脂(sebum)是由皮脂腺分泌的,主要由甘油三酯、蜡酯、角鲨烯和游离脂肪酸组成,比例依据人种、饮食习惯而异。
人类的油脂本来没有味道,但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强烈的气味(通常不好闻)。所以,油脂分泌旺盛的人类会自觉多洗澡……
谁难受谁知道
皮脂腺是皮肤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微生物侵害。皮脂腺分泌酸性油脂,在皮肤表面形成酸性“外壳”,这层“外壳”可作为中和外界碱性污染物的天然屏障,有保护皮肤的作用。
不过这层壳不止酸,还很粘,所以新陈代谢掉下的皮肤碎屑,由于它们的挽留,不会随风而去……
皮屑(Dander)是从哺乳动物及鸟类身上脱落的物质,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其中哺乳动物皮屑又称角质层。和会换整张皮的爬行动物(比如蛇)不同,我们人类采用慢慢掉渣渣的换皮方式,据传人类每分钟都能产生上百万的小渣渣,所以很想称这些渣渣为——“人渣”。
肉眼可见的“人渣”大概只有头皮屑了。也许你曾经被那些油腻发丝上附着的大块头皮屑刺激过,但是否有幸欣赏漫天飞舞的头皮屑?
这只是效果图
那些头发油腻的人能用油脂把头皮屑粘在头发上,同时也粘了不少灰尘,那灰尘又是什么?
灰尘不过是来自别人的“人渣”。一般在家庭或办公室里,灰尘主要由人类或动物毛发、纺织纤维、纸纤维、室外土壤中的矿物质、人体皮肤细胞、少量植物花粉以及某些特有的其它物质(比如女性的粉底颗粒什么的)。
在早晚高峰的地铁里,灰尘中的“人渣”成分就大幅上升了,我曾经听过一个国外的恐怖报导,称地铁里吸入的灰尘70%(好像是)是别人的皮肤……这些看不见的“人渣”极其微小,会被人吸入鼻腔进入肺部……甚至导致部分敏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有学者认为久治不愈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就是对他人“人渣”排异导致的过敏。
另外“人渣”还是尘螨的主食。尘螨吃饱后拉的翔则变成另一种灰尘,这种灰尘又会导致部分人类皮肤过敏……当然,油脂分泌旺盛的人会把它们都粘走的。
汗(sweat)是由汗腺分泌的产物,主要作用包括排泄、护肤、降温,虽然成分主要是水,还包括少量的钠盐、碳水化合物废物、含氮废物(尿素)、乳酸、脂肪酸、蛋白质等。
和油脂一样,汗本身无味,但和细菌在一起是就会变得有味道,所以运动后洗澡是基本礼仪。
所以一个人冬天洗澡的频次不受南北地域限制,而受自身分泌的油脂多少、生活环境中灰尘 “人渣”密度、运动频率、排汗量以及共同居住人的嗅觉耐受度影响。
那么到底多久洗一次澡更科学呢?
记得很久以前有专家建议,头发不能天天洗,后来又有专家说,现在污染严重头发需要天天洗。其实,最科学的洗头频次多数人心里多少有些13数,你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洗呗!
不要因为别人洗澡勤就冷嘲热讽(水费均摊情况除外),也不要因为别人洗澡不勤就强行拉别人洗澡……
如果有人非想得出一个“科学”、“精准”的结果,那麻烦您先提供一下“精准”的数据:自身油脂分泌系数、所在地每平方米“人渣”密度、运动后排汗总量以及共同居住人嗅觉敏感度的等级吧~
当然您提供的出来,我也算不出来,不过希望大家洗澡之后一定一定要涂抹保湿乳,为了你的皮肤、别人的肺健康以及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拒绝制造“人渣”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谭伟平. 洗澡不是越多越好[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12):24-25.
程佳, 王浩杰, 李国清, et al. 人尿及汗液中几种化合物对黄脊竹蝗的引诱活性[J]. 应用昆虫学报, 2009, 46(6):915-920.
Thody, A. J.; Shuster, S. (1989). “Control and Function of Sebaceous Glands”. Physiological Reviews. 69 (2): 383–416.
Draelos, Zoe Diana (2005). Hair care: an illustrated dermatologic handbook. London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p. 26. ISBN 978-1-84184-194-6.
Schmid MH, Korting HC (1995). “The concept of the acid mantle of the skin: its relevance for the choice of skin cleansers” (PDF). Dermatology. 191 (4): 276–80. doi:10.1159/000246568. PMID 857392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1 March 2011.
http://www.babyfirstyear.org/2009/07/is-your-carpet-making-your-child-sick.html
来源:湖南图书馆